研究员 |
更新日期: 2021/03/03 |
姓名 | 职称 | 研究方向 | 邮箱 |
鲍敏 | 研究员 |
利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和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视知觉的可塑性及其神经机制
|
baom@psych.ac.cn |
毕鸿燕 | 研究员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bihy@psych.ac.cn |
蔡华俭 | 研究员 |
自我积极性:自我积极性的文化差异、促进与维护、遗传基础、行为表现、神经机制; 自我保护:自我肯定、怀旧、真我、自然、催产素等自我保护功能及其神经机制 内隐社会认知:内隐自尊、态度、偏见等及其测量 文化心理学:自我的文化差异、文化混搭、社会文化变迁、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基因行为学:自我和内隐社会认知的遗传基础 社会认知神经:自我、内隐社会认知、威胁应对的神经机制 研究方法:心理测验中的测量不变性、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学研究 市场与消费心理:内隐社会认知与购买行为的关系;文化入侵与消费行为;名牌消费心理。 |
caihj@psych.ac.cn,Huajian.cai@gmail.com |
陈雪峰 | 研究员 |
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
chenxf@psych.ac.cn |
杜峰 | 研究员 |
注意,工作记忆和执行控制等认知功能的基础研究,以及认知工效学的应用研究
|
duf@psych.ac.cn |
杜忆 | 研究员 |
利用心理物理学和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 杜忆研究员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 (2篇),Cerebral Cortex (2篇),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等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duyi@psych.ac.cn |
付秋芳 | 研究员 |
1.无意识知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和运用的许多知识都是无意识的,例如,人们在运用母语进行交流时,通常都能够很流利地说出合语法的句子,但是却几乎不能说出句子所遵循的语法规则。不过,有关无意识知识的特点和获得机制目前还并不清楚,有关问题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2.内隐学习的认知机理 内隐学习是指人们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目前,有关内隐学习与意识的关系,注意在内隐学习中的作用,人们在内隐学习中获得何种知识等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3.内隐学习的神经机制 有关内隐学习系统是否具有与外显学习系统相独立的神经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fuqf@psych.ac.cn |
傅小兰 | 研究员 |
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目前重点研究谎言识别。 |
fuxl@psych.ac.cn |
高文斌 | 研究员 |
1.临床心理评估技术 |
gaowb@psych.ac.cn |
古若雷 | 研究员 |
(1)人类决策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2)情绪、人格特质、自我意识对决策的影响;(3)情绪障碍及人格障碍的临床评估
|
gurl@psych.ac.cn |
郭建友 | 研究员 |
精神药理学、心理药理学
|
guojy@psych.ac.cn |
韩布新 | 研究员 |
心理健康发展、认知年老化与宗教心理学 |
hanbx@psych.ac.cn |
胡理 | 研究员 |
疼痛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调控、神经调控、脑神经信号分析与特征提取
|
huli@psych.ac.cn |
黄昌兵 | 研究员 |
1)双眼相互作用等基本知觉问题的心理物理学过程、模型和脑机制;
2)知觉学习的心理物理学机制与神经基础; 3)异常视觉系统(如弱视、生理性和病理性老化等)功能退化或损害的可能机制及有效恢复途径 |
huangcb@psych.ac.cn |
蒋毅 | 研究员 |
利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和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视知觉、注意、意识及其神经机制 |
yijiang@psych.ac.cn |